• <track id="gl4qk"><strike id="gl4qk"></strike></track>
    <track id="gl4qk"><ruby id="gl4qk"><menu id="gl4qk"></menu></ruby></track>
    <acronym id="gl4qk"><strong id="gl4qk"></strong></acronym>
    <td id="gl4qk"></td>

          1. <td id="gl4qk"><ruby id="gl4qk"></ruby></td><acronym id="gl4qk"><strong id="gl4qk"></strong></acronym>
            <table id="gl4qk"><ruby id="gl4qk"></ruby></table>
              <pre id="gl4qk"><ruby id="gl4qk"></ruby></pre>
                  <object id="gl4qk"><nobr id="gl4qk"></nobr></object>

                    1. 天邦故事 | 第十二期

                      時間 :2016/12/31 14:24:26點擊 :1477編輯:集團策劃部

                      blob.png

                      blob.png

                      無悔天邦養豬路

                      文/傅衍

                      天邦股份走過了二十年的歷程,二十個春秋創新創業,二十載耕耘碩果累累。我與天邦豬業很有緣,經歷了豬業發展跨出的每一步,見證了發展過程的每一個重要時刻。

                       

                      在我的事業人生中,有過幾次重大的選擇。1982年大學畢業,我是校團委副書記,面臨著留校做行政(團委)還是讀研的選擇(我選擇了繼續深造,攻讀動物生理學碩士);1985年碩士畢業,面臨著去香港工作還是公派留學的選擇(我選擇了出國,去德國攻讀動物遺傳學博士);1995年應教育部邀請回國考察,受到了李嵐清副總理的接見,從而也面臨著國外工作還是回國任教的選擇(我選擇了回國,當了浙大的教授);2005年收到外國公司的邀請,面臨著做學問走科學之路還是做應用走技術之路的選擇(我選擇了應用,擔任了PIC亞洲技術總監)。四次選擇,次次艱難,是否選對,無從驗證,但我喜歡面臨選擇、勇于面臨挑戰。

                      四年前,我經歷了一個更艱難的選擇:來天邦還是留PIC?之所以說是更艱難,是因為自己在PIC的工作平臺很大,做得也是得心應手;加上原單位很堅決地挽留,Genus亞太區老總為留住我還開出了特別的Offer,甚至破例同意我為天邦做顧問式的服務。原以為這是個兩全其美的模式,但Z君沒有同意,說這樣一定做不好。最后,我還是被Z君和吳教授的一片誠意所打動,也被培育中國人自己的種豬的宏偉目標所吸引,毅然決然地投入了天邦。

                      四年過去了,天邦的豬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天邦下屬的漢世偉食品集團和CG中國公司也已享譽全國?,F在,我可以欣慰地對自己說,加盟天邦沒有選錯!天邦的一系列重大決策,我都見證與參加了,從收購艾格菲,入股CG SAS,啟用Pipestone,到二點式養豬系統的設計、公司+家庭農場模式的推廣,天邦豬業正前進在一條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上。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既有壓力又有自豪,但沒有一點的后悔。

                      合益培訓時,老師曾讓大家回憶在天邦最難忘的一件事,我當時想到了2013年12月7日的中國飼料科技高層論壇晚宴。800多人的晚宴既是會議的落幕慶典,又是天邦收購艾格菲的簽約儀式。由于艾格菲是美國公司,加上有一批老外參加,晚會要求我用雙語主持。晚會開始前,我在池州核心場,于是在晚會當天上午立即離場趕往上海,但大霧封路車上不了高速,走走停停,讓人著急!但是,著急無奈違規開車都幫不了忙,按時趕到也似乎不可能。為了做最后的努力,我們驅車去了南京,改乘高鐵返滬。真是“天幫”,我居然在晚會開始前一分鐘趕到會場。同事們為我準備好了西裝領帶,但那時已沒有時間換裝,好在我穿的是高領毛衫,脫下夾克外套、穿上西裝上衣,也還將就。沒有時間與晚會策劃人交流,也沒時間看一遍節目單就匆匆上臺了,結果還算滿意。

                      那天的晚會,我既做主持、又做翻譯,既為Gunsett博士的專業報告做翻譯,也為一些即興發言做翻譯。特別有意思的是,我還搶了艾格菲全球COO Gerry Daignault的發言翻譯,因為與Gerry熟悉,沒考慮太多。其實,Gerry自己帶了翻譯并問過我是否需要翻譯,我卻隨口給了他否定的回答,自己為他做起了翻譯,似乎自己在代表勝利方說話。也許在我的潛意識里,就是想在翻譯中體會他那種破產及被收購后留戀和無奈的感覺。

                      在天邦的四年,有許多這樣的難忘時刻,也有許多值得回味的場景,這些點點滴滴值得被記錄下來,它們就是天邦的養豬歷史。寫到這里,我突然有個想法,等到天邦種豬取代了進口種豬,等到三千萬頭的銷售寫進了每年的公告,我會拿起筆來寫一寫“天邦養豬回憶錄”。


                      blob.png

                      共一程江山如畫

                      文/張宇

                      天邦的20周年,我留下的痕跡可以“忽略不計”。2016年,在34歲這個年齡,同樣也是天邦創始人們創業成立天邦的年齡,我加入了天邦,非常幸運成為天邦“二次創業”團隊的一員。


                       

                      第一次見Z君,是三年多以前的一次券商策略會上,我們都是演講分享的嘉賓。Z君給人的第一感覺是言談非常有感染力,直抓人心,對行業的分析、對公司的介紹和推介演講的內容都很有說服性,說服性強大到第二天開始天邦的股票直線上漲!這個公司,這位老總,有點意思!后來,緣分使然我開始跟天邦正式接觸做項目,只不過,是以投資合作交易對手的財務顧問的身份,坐在了跟天邦談判桌的另一面。做項目期間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Z君和天邦團隊的敬業精神和極高的談判水平之外,另有一件事情。

                      在一個剛吃完午飯大部分人都昏昏入睡的下午,在松江的天邦老辦公樓會議室里,Z君興致盎然地端了一個電飯鍋進來,說是給我們來點下午茶。我頓時興奮了,覺得一定是咖啡、西點之類的悠閑下午茶。走近電飯鍋的時候,我居然聞到一股很濃的肉香味。Z君無比自豪地宣布,請大家品嘗我們“清水一煮就飄香”的美味豬肉!果不其然,電飯鍋清水煮的豬肉,竟然是這幾年吃到過最好吃的豬肉,味道香美,五花肉肥而不膩。這個“下午茶”,有點意思!這個公司,有點意思!

                       

                      加入天邦股份是我真正意義上畢業后的第二份工作,在此之前我在原來的公司待了12年。過去的12年中無論是8年在海外還是后來的4年在國內,我接到過很多很多的其他工作機會。坦率講,我也猶豫過,但最終讓我真正離開工作了12年的公司的,只有天邦!我以談判對手的身份,投誠了!Z君帶領的天邦是我十幾年來接觸過的無論專業知識還是談判技巧都首屈一指的中國公司。天邦的發展戰略、領導者和管理團隊的敬業精神還有那美味的豬肉打動了我。帶著行業新人創業和追隨公司二次創業的激情,我來了!

                      剛來天邦時,作為最新的高管團隊成員、外企空降而來的、基本沒有行業經驗的、也是唯一一個傳說中的80后,除了興奮之外,坦率地說,一個完全不同的工作環境和企業讓我十分忐忑不安。我甚至曾經專門想過很久,該跟公司的其他高管們聊點什么,如何迅速融入?;甓妨_?蠟筆小新?澳洲農村?灌籃高手?外企核心價值觀?寶寶心里苦!如今,我的一切得到了很好的過渡,感謝各位前輩們的照顧和提攜,融入這個環境并和大家打成一片,并不難!

                       

                      來天邦的頭幾件大事中,包括在Z君的鼓勵下報考董秘資格考試。加入天邦之前,我原本并不想接受董秘這個我短時間內很難稱職的職位。但我還是沒什么猶豫就答應報考了,覺得反正先考著吧,雖然考個幾次也不一定考過。

                      后來,在臨考的那個周末,我趁著陪老婆去韓國Shopping,實在沒什么事干的時候,在商場的咖啡廳里看了兩天的學習材料。兩天后,我平生第一次如此輕松地進入考場,“充滿信心”地以為肯定過不了!兩周后,我居然以61分的高分及格了,過了!我真的要承擔董秘的重任嗎?寶寶求安慰!寶寶給自己的安慰是,看來,我跟天邦,真的是有緣分的!

                       

                      在這些年的工作中,無論在天邦還是之前的公司,我總是跟自己和別人講,一份工作對我來講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個人興趣。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感覺應該是:哇,今天又要上班嘍,今天有這些那些要處理,很興奮,很期待。很慶幸,我享受到了這樣的感受。工作職責和工作性質的原因,我經常有機會跟Z君一起出差和開會。坦率地講,一開始我有些害怕跟Z君過多在一起,會經常完不成他的期待和要求,后來發現事實并不如此。我很享受跟Z君討論各種難題!很享受聽Z君分享這么多年的各種趣事、各種艱難和各種成功!很享受跟Z君一起在各種場合以各種方式跟老外們干!很享受跟Z君一起跟各種談判對手唇槍舌戰!很享受跟Z君亦師亦友亦上下級的關系!大半年了,我加入天邦,不后悔,很感恩!

                      我帶領的團隊主要負責投資工作,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記得有一次一位同事跟我說,這個項目風險這么大,我們真的要做嗎?項目做失敗的話,你可以很輕松地得到另外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可是天邦絕大多數人這一生都致力于只為天邦的發展和壯大傾其所有。一旦風險太大投資失敗導致公司產生巨大損失,別人怎么辦?聽到這,寶寶不開心!我,是把天邦的事業也當成我一生的事業的!我,不是來簡單地“打一份工”而已的!

                       

                      天邦的20周年,我留下的痕跡可以忽略不計。在34歲這個年齡,同樣也是天邦創始人們創業成立天邦的年齡,我加入了天邦,深為榮幸。天邦的下一個和下下一個20年,我們一路同行,共創輝煌!

                      blob.png

                      blob.png

                      和天邦一起走過的歲月

                      文/程國浩

                      1998年是我有生以來最難忘的一年。那年3月,我父親以我和我的家人都難于接受的方式永遠離開了我們;那年6月,我做了父親;那年10月,我加盟余姚市天邦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寧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以下均稱天邦股份)。

                      如果說緣分的話,還是有那么一些因緣巧合的:天邦股份注冊于1996年9月25日,和我的法定生日(身份證上的日期)同月同日;天邦股份開業日期為1997年1月18日,與我的“白龍馬”注冊日期同月同日。

                      剛加盟天邦時,自己還是個毛頭小伙子,現在一晃已是毛頭小伙子的父親;毛頭小伙子的長相不在,毛頭小子的性格依存。

                       

                      加盟天邦前,我在無錫化十工作,1995年在此與Z君有幸相識。1996年,Z君離開無錫到余姚開疆拓土,1998年9月來電問我是否有興趣到天邦工作,或者先過去看看。10月初,我便如約至余姚。第一次去余姚有一個小插曲,至今記憶深刻。當時,從余姚回無錫沒有直達火車,只能先從余姚到上海再轉無錫。由于回來前一天晚上喝了小酒+學習“紅5”,上車后我便呼呼大睡,快到上海時發現掛在衣帽鉤上的西服口袋里錢包已不翼而飛,身份證和火車票還做了陪同,后來乘警幫忙送出站并給了我2元錢打電話用。感謝上海光煒兄當時的熱心相助,把握從車站接到家暖酒暖菜招待,并助次日返程,而我在上海的一份親情卻慘遭考驗,得了0分。這次經歷,也算給這個準備跨進天邦門的毛頭小伙子敲了個警鐘,出門在外一刻都不能懈怠。

                      加入天邦后,公司安排我在江蘇等地做了半年多的銷售,主打產品是甲魚及鰻魚飼料。那時國內做飼料和賣飼料的企業還不太高科技,高度重視技術進步、質量控制和客戶體驗、天生“技術范”的天邦很快成了后起之秀(天邦起步階段的產品是伴隨《天邦通訊》一起走向終端的,對養殖企業幫助非常大),在養鰻魚的南通地區迅速站穩了腳跟。那個年頭,天邦鰻魚白仔料的價格達到了3萬出頭/噸。第一次聽說這價格時我非常驚訝,覺得應該很少有人買。但是,推出此料后的首年銷售量卻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每月業務會結束后,大家都會興奮地喝幾盅以示慶祝。這兩個記憶猶深的吃處,炳總在《天邦故事》第三期中也有敘述,很有畫面感及共鳴。那些年,這兩個地方的上空留下過我們不少的歡歌笑語。雖然創業艱難,但天邦人的努力,讓諸多困難還沒反應過來,就被碾壓而過,天邦人更會借歡笑勉勵自己不斷前行!

                      在做銷售的半年多里也有一個難忘的經歷。有次跟車去山東盛能電廠送飼料,在離電廠不是太遠的地方,已是傍晚漸黑時候。司機師傅不知道怎么走,就下車找人問路,我也下車試圖打電話問養殖場。

                      電話剛接通沒說幾句,路邊走來兩個人,一看就是地痞樣子。我下意識往車子邊走,但那兩人快速向我走近,并對我說:“你昨天為什么罵我?”走近的同時,有一個人開始奪我的手機。我牢牢抓住我的手機并和他們理論。后來發現那時理論就是傻,應該大聲喊才是。不知哪來的勁,雖然他們一直搶奪,但手機卻還在我手里。直到司機師傅向車子方向走過來,他們覺得勝算不大,才在我的后背上戳一刀后快速離開了。

                      司機師傅隨后立即帶我找到附近的衛生室進行治療。衛生室很小,說麻藥沒有了,我說直接縫就行。奇怪的是,縫針的過程中,我居然忘記傷口的痛,心里還一直在竊喜:手機沒少、手機沒少。事后想想,我的那股勁可能源于我手里拿著的是我的第一部手機——愛立信398,當年賣得蠻貴,和Z君同款,關鍵是我準備靠它吃飯的!公司領導得知情況后,讓我趕快回家休養。第二天到家媽媽看到我的西服和襯衣的后背同一處有整齊的切口,流了很長時間眼淚。我很后悔沒有提前買衣服換下,別帶回家讓家人看見。

                      做了銷售工作半年后,我便主要負責采購方面的工作了。后來,與釗哥、金玉等跑了全國不少地方,雖也有困難、有挑戰,但更多的是達成預期后的欣慰。

                      2004年4月,我離開了余姚進入南京天邦。南京天邦是天邦股份與江蘇省農科院共同組建的公司,當時尚處于土建階段。剛到南京時,全新的環境、工作模式、工作內容,極度挑戰了自己薄弱的適應能力,一度曾重度抑郁,差點生無所戀。那段時間,特別感謝戚總、胡總、薛老師、梁工等很多兄長對我的無私關愛和幫助,也非常愧疚因此讓家人為我沒少擔驚受嚇。后來,隨著公司建成,報農業部驗收,產品上市并逐步走上正軌,我也走出了霧區,并帶全家定居在了南京江寧。

                      2008年7月,我臨時受命轉戰成都天邦。成都天邦是收購原精華生物更名而來,相比新建企業多了基礎設施及人員的儲備,但同時也多了不少需要磨合的地方??上驳氖?,當時褚總、劉總等帶領大家心無旁騖“抓革命、促生產”,雖困難重重,但大家沒當成壓力,志在“用品質和服務,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動物疫苗企業”。在天邦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成都天邦業績逐年攀升并快速增長,天邦人讓困難再次措手不及!

                       

                      加盟天邦已十九個年頭,見證了天邦的成長與發展,作為天邦人的自豪感及責任感不斷加深。這么多年來,得到了很多幫助和進步,結識了無數能人志士,更有不少形同手足,這是我最大的榮幸和最寶貴的財富!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快樂,借此機會,誠摯的感謝各位! 

                      以上所言,主要是講述了我在天邦的一些情況,有歡笑,也有淚水。天邦發展速度可謂傳奇,一路走來櫛風沐雨,著實不易。在此,衷心祝愿天邦20歲生日快樂,不斷創造并刷新輝煌!

                      blob.png

                      簡單,不平凡

                      文/張志祥

                      我的工作履歷很簡單,畢業后一直在天邦做財務工作。從跨出校門到現在已有15個年頭了,從懵懂少年到現在接近不惑的年齡,成長過程中不乏酸甜苦辣,更多的是收獲。

                      我與天邦的故事,簡單,卻也是不平凡的。先前推送的故事中,引發了我很多同感和記憶,文中提到的諸多故事我也經歷。奈何記憶不濟,故事細節已不清晰,但是友好、融洽、溫馨的氛圍在這15年中一直記憶猶新,且每天都能感受到。仍是記憶所限,此文只向讀者展示近兩年發生的,映象比較深的事情的感想吧。

                      2013年9月,天邦計劃收購艾格菲實業公司在中國境內的資產,盡職調查開始,我基本上是全程參與了。由于對方已經是美國上市破產的公司,所以在國內的管理基本上是松懈的,財務的報表也是單體和匯總的,沒有準確的符合中國會計準則的合并報表。天邦管理團隊和中介機構花費了大量時間,加班加點進行搜集、整理、討論,同時與賣方的顧問進行多輪談判(因為美國的時差,有不少討論時間是在晚上),最終在當年12月6日敲定收購合同,完成收購。這是我第一次經歷這么大規模的并購。談判過程的艱辛和藝術,包括后期的交接、管理團隊的磨合,資產的整合等等,讓我學到了很多,也見識了更多的人性善惡。值得一提的是,美方利用交割當天的管理真空,悄悄支付了幾筆中介費,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終于追回。

                      2014年8月,天邦擬參股法國CG 公司,邀請了著名的中介團隊進行盡調,對CG公司相關材料進行了反復討論,并和CG大股東和管理團隊進行了多次交流。敲定投資額和股權比例的那天,大家一直爭論到下半夜,反復計算各種數據,最終達成共贏結果。這次參股,我個人認為是公司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跨國合作。談判過程中公司各團隊的艱辛和智慧、對方股東文化理念上的差異,以及后來管理上的磨合,讓我切實體會到了一個新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和多角度考慮問題的重要性。

                      如今,天邦已經20歲了,第一個10年,她在默默耕耘,集聚力量,成為特種水產飼料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第二個10年,她在精耕細作,探索發展,成為了養豬板塊的新星并成立五大運營板塊;翹首期待天邦的第三個10年,期盼她出欄3000萬頭商品豬,實現千億銷售,達到千億市值。

                      這里有寬闊的舞臺,這里是實現夢想的地方,讓我們攜手共進,用美好食品締造幸福生活!

                      blob.png

                      始于初見

                      文/程威旺

                      2016年7月底,帶著幾份憧憬與向往,我第一次走進了天邦,踏進了公司位于徐家匯的行政中心大樓,從員工臉上的笑容和辦公室的裝修風格中,我深深感覺到了天邦開放透明的企業文化氛圍。

                      面試的領導們分別向我介紹了公司二十年的發展歷程、發展前景及審計工作的重要性。我驚嘆于天邦作為一家自主創業的民營企業,具有如此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為了讓老百姓吃得安心,吃出品質,從生豬養殖、屠宰到百姓餐桌,進行整個產業鏈的整合和精細化的嚴格品質管理。作為一名出身于皖北農村的年輕人,我被天邦這熟悉而又陌生的事業深深吸引。熟悉的是,從小耳濡目染,心里自然會多份親切;陌生的是,作為現代高品質嚴格管理下的企業,我需要學習和了解更細致的公司管理規范,以更好地發揮審計部門在公司規范治理中應有的作用。

                      2016年8月1日,我正式加入了天邦審計督查部。雖然之前在大型央企、上市公司等有十多年的審計工作經驗,但我明白,我需要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公司經營管理模式,盡快融入公司文化,于是我帶領部門同事馬不停蹄地到各地開展工作。入職小半年,我對公司各板塊的經營管理都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相關單位對我們的工作也非常理解、配合,打消了我很多顧慮。

                      5個月來,審計督察部對漢世偉板塊投入了較多精力,重點關注豬只安全性,結算、銷售合規性等方面內容?,F場審計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對豬只進行盤點。一般小規模養殖戶養殖500頭左右,規模大的3,000頭左右。養殖區內異味較重,但大家都毫無怨言。尤其是剛參加工作的管培生,自小生活養尊處優,卻也能一頭扎進豬舍數小時,點得認真仔細。作為部門負責人,我既感動又欣慰。我們有一支優秀的團隊,大家覺得自己做的每一件細小的工作,都是崇高而神圣的事業。

                      雖然加入公司剛剛5個月的時間,但公司熱情團結的氛圍,高效盡責的團隊,以及所有天邦人對事業的忠誠和追求深深感染了我,也讓我更加堅信公司的“雙千”夢想一定能早日實現!